Motor Helix|1/64 Mazda 787B (#55)
- ezcollectors
- 6 days ago
- 5 min read
【视频版 / Video】
【图文版 / Text】
如果你在预定一款小车前
就被提前告知
需要等待近一年的时间
才能拿到现货
你还会下单吗
相信每个玩家
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而今天我要分享的这款小车
就是在去年(2024)9月预定的
最初计划的出货时间是今年1月
但直到今年8月才到货
毫无预料的晚了半年多
在经历了近一年的等待之后
小车的最终表现如何?
慢工是否做出了细活?
这期就来分享这款
由Motor Helix(MH)出品的
1/64比例马自达787B
Motor Helix的产品
我还是第一次入手
在到货前
我其实对它的品控和质感
没有任何概念
仅停留在那几张预告图上
但拿到实体产品后
我不得不说
从外包装开始
给我的第一印象还不错

整体采用的抽屉盒形式
正面视觉设计参照了787B赛车
前机盖位置的涂装
从色彩、线条图案、文字布局
再到“55”的编号
与实车样式基本一样
还是很有创意的
前后两面还放了实车的照片
左边配了文字介绍
写的是“1991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
但这里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名称
用的法语拼法
翻转包装盒
底部有马自达厂商的授权信息
另外我发现
包装底部的内容印刷方向
与正面是相反的
当你看完正面图案后
直接向后翻转
就能方便的查看底部信息
不用再倒一遍手
这个做法还是有点小心思的
包装盒内部
采用的双层吸塑盒
底部还有一块防震泡棉
再就是一张简易说明书
吸塑盒将车体和前后盖分开放置
左边孔位是机盖的四个金属支架
轮毂盖也是单独装袋
另外盒内还附带了一个
金属蚀刻片材质的取件器
使用的时候
头部需要弯折一下
具体取件的位置
说明书上都有标注
整个包装部分做得还是很到位的
与产品定位很匹配
内外的细节考虑也比较周到

小车本体部分
分成车体和前后盖三部分
前后机盖采用磁吸固定方式
分别用了两个磁吸点
可以很明显看到
前后有四个点位
磁铁不大但吸力很足
翻过来也不会掉下

两个机盖的缝隙和平整度
做得都很不错
整体性很高
材质用料上
主体都是全合金材质
分量很足
前盖上集成的细节也非常多
两个后视镜是塑料件粘接的
内侧有反光贴片
下面的导流口是镂空样式的
车头大灯罩也是透明分件
内部有灯杯造型和分色
底部进气口边上
还有个红色拉环
应该也是金属蚀刻件
还有机盖内侧
都做了分色
后引擎盖则以镂空造型为主
左侧散热口中间这里
还装了一片金属蚀刻片
尾部这根横条也是金属材质
车身涂装的细节和质量
我的第一感觉是非常优秀
整个颜色的分界
还有图案和文字水贴的清晰度
都相当到位
漆面厚度也比较适中
虽然有几处刻线已经很浅了
但考虑到车身丰富的细节表现力
也就不足挂齿了
一眼看上去
全车使用了非常多的
独立分件和金属蚀刻件
最突出的就是
车顶这两根不同粗细的天线
第一次打开包装盒看到这两根天线
我还有点无从下手
不知道怎么安全无损的拿出来
所以我也是小心再小心
深怕弄断这两根金属天线
好在是有配套的取件器
整个车窗透明件的装配质量也不错
看不到什么缝隙
前风挡的黑色雨刮器
也是蚀刻件材质
内饰部分
由于车窗面积较小
看得不清楚
只能通过前风挡
看出座椅上的五点式安全带细节
有分色
并且看着也像金属蚀刻片做的
方向盘能隐约看个形状
从这个配置来看
虽然其他区域肉眼看不太清
但造型刻画应该都不差
车身两侧有上下两个进气网
上面是简单分色展现的
下面则是蚀刻件材质的
车头部分也有大量的蚀刻件细节
前端这里还印了相应文字
车身后尾部的细节表现
应该是这辆车的绝对亮点
我第一次打开后盖看到这些细节时
再次有种玩1/18比例车模的错觉
上次有这种感觉
还是在评测DCM时光车的时候
这次的效果应该说更进一步
几乎做出了这个比例
肉眼能见的全部细节
并且能堆的料
基本都用上了
有金属蚀刻件
有碳纤维纹理水贴
有分色涂装
有镂空塑料分件
还有类似鱼线的软性线束
来展现实车上的管线部分
包括尾部大尾翼的支架
和尾灯、排气口
也是用的蚀刻片
效果可谓惊艳
最重要的是
这些精致的细节零件
能稳定、出色的装配出来
背后的工艺和品控水平
能看出
厂家还是下了功夫的
值得肯定
车轮还原了前后大小轮的设定
并且胎宽前窄后宽
轮胎是橡胶材质
同样还原了实车的光面胎
轮胎壁也印了“DUNLOP”的文字
车轮轮毂样式与实车一致
采用RAYS的五幅轮毂
内侧还能看到刹车片和卡钳造型
另外车轮滑行顺畅
轻度推车玩把没问题
底盘部分能看出
是用四颗螺丝固定的
材质方面依然是全合金
后面的扩散器造型和支架
效果非常立体

最后来看看附带的配件部分
轮毂盖共有四个
两个白色+两个金色
并且采用的磁吸设计
可以直接吸附盖到轮毂上
按照实车设定
轮毂盖仅装在两个前轮
但我手里这两个白色款
有一个无法正常磁吸
感觉是中间的磁块装反了
另一个是正常的
两个金色款都能正常磁吸
装上后的颜值效果也不错
再就是前后盖的四个金属支架
两高两低
使用时需要高低搭配
摆放时还需要注意前后位置
前后盖分开展示的效果确实不错
金属支架的质感也在线
但唯一的缺点
可能是支架无法做到100%稳定
因为两边的支架脚高度不一样
所以单个来看
稍微有点摇晃
如果两个一起使用支撑机盖
稳定性其实没什么问题

总的来说
这款787B的整体表现
并没有让我失望
近一年的等待
也符合我的预期
不论是品控水平、细节质感
还是材质用料
个人感觉
配得上240元左右的预定价格
因为我之前错过了TLV版的787B
如果参考现在TLV那辆的行情价
(普遍在400元左右)
Motor Helix这辆的入手成本
显然更有优势
要是再对比产品的精细程度
TLV那辆反而可能没那么突出
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样
错过了TLV版的787B
又不想高价补票
那Motor Helix这款
是个不错的替代选项
如果仍然觉得贵了点
还可以再等等
拓意和Poprace的联名款
性价比相对更高
不过单就Motor Helix这辆的产品力来说
我认为
综合素质算很优秀了
车型题材又传奇、经典
如果要我给一个推荐指数
我应该会给四颗星(满分五星)
THE END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