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版】
【点击上方图片观看视频内容】
【图文版】
今年我好像还没做过「收藏家」系列的视频
前两批次我也没怎么入
只单买过几辆新模具
这批正好这四款车型我都很中意
所以很早就预定了
当时预告图里只有这四款
后来才放出#12的奔驰450SEL
模具就是之前「可动部件」那款
所以我也没另外单入
这四款车型中
奥迪100 Coupe S、福特敞篷老爷车
及初代宝马M3(E30)
这三款是新模具
占比还是很高的
接下来还是按编号顺序
简单看看每款车的表现
奥迪100 Coupé S这款
拿在手里压手感很足
车身和底盘都是合金材质
重量有51.1克
应该是这几款中最重的一款
奥迪100 Coupé S
首次亮相于1969年的法兰克福车展
基于第一代(C1)奥迪100车型打造
是奥迪品牌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车型之一
然而这款车的诞生过程
却充满曲折和卑微
1964年大众收购了彼时的奥迪联盟(Auto Union)
计划用奥迪的工厂
来扩大甲壳虫车型的产能
奥迪起初并不受重视
然而奥迪工厂有几位工程师却并不甘心
背着新东家秘密研发起了奥迪100
不得不说这几位工程师对奥迪也是真爱
等到大众管理层发现时
奥迪100车型已到了油泥模型阶段
但车辆的外观设计却意外的
俘获了大众管理层的芳心
奥迪100也随即被纳入量产计划
随后那几位工程师再次操刀
设计出了“Fastback”风格的衍生车型
— 奥迪100 Coupé S
外观造型兼具美式和意式风格
硬件技术方面也远超同时代水平
一经推出便得到市场的强烈反响
订单需求量激增
这也使得大众不得不在沃尔夫斯堡
为奥迪新增了一条生产线
奥迪100 Coupé S还被誉为1970年代
技术最先进、外形最漂亮的德国汽车之一
成为当时流行文化的一个象征
火柴盒这辆车身用的深灰色金属漆
漆面质感还不错
表面平滑、光油够亮
漆面厚度适中
车身的刻线很清晰
没有露底的情况
车头部分整体刷了银色边框
还原的实车上的电镀边框
进气格栅部分刷的黑色
前大灯就是火柴盒标准的分色操作
中间的四环logo位置还算正
再下方就是独立的电镀前杠
车头的整体效果看着还可以
两侧前翼子板前端
印有“Audi”的文字标识
车身只有两侧车窗刷了银色窗框
前后窗框没有分色
另外车窗透明件算是黑窗了
不怎么透光
所以基本看不清内饰
车门上的后视镜造型也没做
两侧小窗后面有个类似散热口细节
图案印刷清晰
车尾溜背造型的底部两边
分别印了“Audi”和“Coupe S”的文字
尾灯的图案分色和车牌印刷都很清晰
后杠同样也是电镀分件
效果不错
内饰部分肉眼看
只能能勉强看到
方向盘、档把和座椅的细节
视频里更看不出来
只能说内饰有基本的形态刻画
车轮搭配的塑料原色轮毂
样式比较仿真
但效果一般
轮胎是橡胶材质
没有胎纹
底盘部分喷了与车身同色的金属漆
看着很有质感
表面也做了一定的压铸细节
并且造型清晰立体
像前悬、传动轴、后桥及排气管
都一目了然
这辆车的手感和质感还是很不错的
宝马M3这辆是第二款新模具车型
也是这四辆中唯一带可动件的
引擎盖可以打开
当然
批次中另外那辆奔驰450SEL也有可动件
火柴盒这款模具标注的是
1993年的M3车型
从模具来看
就是代号E30的初代M3的赛道版
E30 M3基于宝马(E30)3系平台打造
首发于1985年的法兰克福国际车展
量产于1986-1991年
定位是一款高性能双门四座轿跑车
宝马当初开发M3的初衷
是为了拿到德国房车大师赛(DTM)的
参赛车辆认证
所以M3较标准3系车型
很多方面都做了重新设计
比如车身外观采用Coupe风格
车轮轮距更宽
动力方面搭载的一台
2.3L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
和5速手动变速箱
公路版输出马力200匹左右
赛道版最大马力可达300匹
公路版车型后续还出过
Evolution和Sport Evolution等版本
性能表现更好
E30 M3赛道版
当年也是驰骋各大赛事
在德国、英国和日本都拿过系列赛冠军
在各种爬坡赛、拉力赛(Group A)
等比赛中共赢得过几十场胜利
E30 M3也成为有史以来
在赛事中获胜最多的单一轿车底盘
很多赛车手也将E30 M3评为
当时赛场上颜值最高的车型
即便以现在的审美来看
E30 M3依旧非常漂亮
火柴盒这辆采用白色的车身主色
表面再印的壳牌石油涂装
车身两侧有大面积的品牌红黄色拉花
车顶还有个醒目的大logo
引擎盖上和首尾也都有“Shell”标识
除此之外
车身还有多处“Good Year”、“Matchbox”
“M Power”及编号58的文字图案
另外还有一行小字写着“埃尔塞贡多一队”
这可能是火柴盒设计师自娱自乐做的
埃尔塞贡多就是美泰总部的所在地
E30 M3的赛车实车涂装还挺多的
但我没找到这款壳牌涂装的实车参考
不过视觉效果还是很漂亮的
图案、文字和拉花印刷都很清晰
只有车头和车尾部分用的数码移印
马赛克效果明显
另外白色底漆表面也有不少杂质脏点
强迫症玩家可能受不了
车头大灯和“双肾”中网都有分色印刷
“M3”标识也能看到
引擎盖前端的宝马标志非常清晰
机盖可以向上打开
开合的角度也比较大
但貌似开合的方向与实车有点出入
实车是后翻盖的形式
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不小心”弄错
从模具设计上应该没有难度
之前火柴盒「可动部件」里
有多款车辆都是后翻盖形式
机舱内的发动机造型是单独的塑料件
有简单的形态展现
但没做任何分色
白色合金部分表面还有一些串色
这个可动件就感觉可有可无
开合方向还不仿真
没有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这款模具大概率会在
后续的「可动部件」系列中刷色
车身两侧做了后视镜的造型
车窗采用熏黑的透明分件
但透光性还行
比前面奥迪那辆好太多
车尾部分有一体压铸的尾翼造型
后尾灯及宝马logo等都有印刷分色
整体效果一般般吧
主要还是受马赛克工艺
和漆面不干净的影响
内饰部分的细节能大致看清
白色的防滚架最显眼
方向盘好像带点镂空设计
中控台和档把细节都有
座椅也有完整造型
车轮使用白色塑料原色的五幅轮毂
颜色搭配的不错
但整体效果比较普通
轮胎依然没有胎纹
底盘部分是塑料材质
表面有简单的线条造型
风火轮之前也出过E30 M3的模具
尾翼造型上有点小区别
奔驰乌尼莫克这款模具有些年头了
首版于2007年推出
2009年以后由于奔驰授权中断停产
直到2017年火柴盒重新拿到授权
这款模具才回归
这款模具前后应该刷了十几款了
这次的车身涂装做得很漂亮
很有艺术感
整体呈哑光效果
底色像橙红色
表面是黑、绿两色的不规则色块
有点类似迷彩的感觉
表面也有点立体凸起感
这个漆面图案上的马赛克效果
反而是可以接受的
车头大灯简单刷的白色
位置有点偏
中间进气格栅和奔驰标志同样印下了点
但清晰度还行
黑色前杠是塑料分件
与两侧的轮眉、排气管、油箱及后杠
是一个整体部件
大尺寸前风挡透明件很通透
表面有两个雨刮器的造型刻画
两侧车门上印了白色的“M”标识
第一次看到预告图时
我还以为这是个隐藏款
后来才意识到这不是「可动部件」系列
车身两边的造型很丰富
脚踏板和油箱这些都有
后斗很平整
地板表面有立体的竖条纹理
货斗尾部做了简单的边框刷色
和文字图案印刷
后杠塑料件上的细节刻画也很多
再下方还有个拖车钩
可以适配火柴盒的一些拖挂车
美捷轮的拖挂车也是能用的
内饰部分能清楚的看到三座布局
方向盘还是祖传的“柱子”形态
档把和中控都有刻画
车轮轮毂也是塑料原色
轮胎胎壁很厚
而且有胎纹
底盘是塑料材质
没什么细节可说
最后是这辆福特敞篷老爷车
一开始我看这个模具很眼熟
感觉像出过了
后来对比了一下
其实就是之前普卡出过的福特Model B
只不过老款是硬顶版
这次是个敞篷版
有些部位的细节可能有细微差别
福特Model B量产于1932-1934年
推出过多个衍生车型
包括Roadster、Cabriolet、Sedan和Coupe版
Model B在美国“Hot Rod”汽车文化中
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Hot Rod”起源于1930年代
是美国本土汽车文化中
最具代表性的汽车运动之一
福特汽车在当时物美价廉
市场占有率非常高
很多追求速度和性能的车主
都会尝试拿来深度改装
像著名的Model T、Model A和Model B
都有各种改装案例
车主通常会拆掉发动机盖或挡泥板
然后换上更强劲的发动机
福特的Model B车型就是当时
众多美国“Hot Rod”改装车型中
名气最大的车型平台
据说是因为Model B是那个年代
第一辆搭载了V8引擎的汽车
所以能看到火柴盒这辆小车的尾部车牌
印着“福特V8”的字样
小车的车身和底盘均为合金材质
绿色漆面的质感不错
车头的进气格栅、车灯和前杠
采用的一个整体塑料件
中网和车灯都做了分色印刷
引擎盖两侧有竖条散热孔纹理
前风挡透明件安装的很紧实
内饰部分用的棕色塑料分件
方向盘和座椅造型点到为止
另外驾驶位地板处
能看到三个脚踏板造型
与底盘是一体压铸的
车尾有车灯、车牌的分色印刷
后杠与底盘也是一体的
车轮的轮毂样式比较复古
中间的圆盘刷了电镀色
前轮尺寸比后轮小一点
轮胎没有胎纹
底盘部分有简单的结构压铸
整体手感还是不错的
综合评价
这批次的「收藏家」
从车型搭配和质感表现来看
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三款新模具的车型选题
就非常经典且有象征性
一个奥迪A6的鼻祖
一个初代宝马M3
再一个美国Hot Rod代表车型
三款车代表着不同的汽车文化和历史
值得细品
再就是材质用料和可动功能上
奥迪和福特两款做到了上下全合金
配置算比较良心
手感也不错
宝马和奔驰也都带可开部件
虽然宝马的引擎盖开合方式有待商榷
但不影响外观的视觉美感
乌尼莫克这辆的涂装也非常特别
同时应该也是
这款模具的首个胶胎版本
所以套装内的车型
感觉没有一款是多余的
有条件的玩家
还是推荐整套入手
毕竟性价比更高
THE END
Comments